米糠油事件:历史之殇与深刻教训
米糠油事件,又称“多氯联苯(PCB)污染事件”,是20世纪日本发生的一起严重环境污染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并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事件发生于1968年,具体时间和经过如下所述,同时,本文将从事件背景、事件经过、事件调查、事件影响及启示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初10年,日本正处于经济复苏时期。在这一时期,日本对追赶欧美国家趋之若鹜,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力求跨入世界经济大国行列。至1970年,日本的重化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已达62.4%,超过西德的56.5%,居世界第一。在这种“产值第一、增长至上”的观念影响下,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一度高达12.4%,但其污染速度和规模也创历史新高,产生了日本环境厅谓之的“爆炸性公害”现象。
在这种背景下,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20世纪初期发生的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中,日本就占了四件,其中包括著名的水俣病、四日市哮喘病和富山县骨痛病等。这些公害事件不仅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抗议。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米糠油事件仍然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米糠油事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8年3月,当时日本的九州、四国等地区出现了大量鸡只突然死亡的现象。这些鸡的主要症状是张嘴喘、头和腹部肿胀,然后死亡。经检验,发现鸡饲料中有毒,但由于当时并未弄清中毒的根源,因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追究。
然而,这只是灾难的开始。同年6月至10月,福岛县先后有4家共13人因患病因不明的皮肤病到九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这些患者的症状包括痤疮样皮疹、指甲发黑、皮肤色素沉着、眼结膜充血等,疑为氯痤疮。随着病情的发展,类似的患者在全国各地逐渐增多。临床组在3个多月内就确诊了325名患者,涉及112个家庭,平均每户有2.9个患者,证实了本病有明显的家庭集中性。
此后,米糠油事件的影响不断扩大。到1978年12月,日本共有28个县正式承认有1684名患者(包括东京都、京都郡和大阪府),而到1977年,已有30余人因该病死亡。然而,据后来的研究,实际受害者人数可能高达1.4万人。更令人痛心的是,受害者中有13名孕妇,其中2产胎死,其余的11胎活产中有10个“黑婴儿”,症状为皮肤发黑、乳齿早现、眼球突出等畸形。
米糠油事件引起了日本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尸体解剖,卫生部门在死者五脏和皮下脂肪中发现了多氯联苯(PCBs)。这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为稳定的脂溶性化合物,可以通过食物链而富集于动物体内。多氯联苯被人畜食用后,多积蓄在肝脏等多脂肪的组织中,损害皮肤和肝脏,引起中毒。初期症状为眼皮肿胀、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疹,其后症状转为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重者发生急性肝坏死、肝昏迷等,以至死亡。
经过对患者共同食用的米糠油进行追踪调查,卫生部门发现九州大牟田市一家粮食加工公司食用油工厂在生产米糠油时,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润,在脱臭过程中使用了多氯联苯(PCBs)液体作导热油。由于生产管理不善,PCBs混进了米糠油中。随着受污染的米糠油被销往各地,造成了人员的中毒生病或死亡。此外,生产米糠油的副产品——黑油被作为家禽饲料售出,也造成了大量家禽的死亡。
后来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多氯联苯在受热过程中会生成毒性更强的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后者同样也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米糠油事件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在舆论方面,环境议题激增。据统计,日本主流媒体对公害问题的报道次数在1964年仅为每月14起,而到了1971年则高达每月124起,增长率约89%。这反映了社会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关注和重视。
其次,在社会秩序方面,米糠油事件引发了大量的社会抗议活动。1964年,静冈县爆发了约2万人参加的环保抗议活动,原因是担心建立石化企业会造成类似四日市哮喘病的后果。在各类因素的作用下,日本的反公害运动愈演愈烈,至1973年,各地共爆发抗议3000多次。
在司法方面,米糠油事件也导致了诉讼案件的激增。受害者及其家属纷纷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承担责任。这些诉讼案件不仅涉及民事赔偿问题,也涉及到了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问题。
在政治方面,米糠油事件对执政党的支持率产生了影响。在高增长高污染时期,自民党的选票从1960年的58%下降到1969年的48%,反对党的市长人数则从1947年的20人增加到1973年的138人。这反映了民众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关注和不满情绪。
在制度方面,米糠油事件推动了日本环境保护法规与机构的诞生。1967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公害对策基本法》;1970年,第64届国会一次制定并修改了14部环境法规;1971年,内阁设置了环境厅。这些法规和机构的建立为日本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米糠油事件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首先,要充分认识并防范有机氯化物污染问题。化学合成品在大规模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之时,会沉淀入环境,并通过环境这一中介侵入健康肌体。因此,要保护公众健康,首先要保护人类社会的生态基础,要防范有机氯化物等化学污染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其次,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健康为代价。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米糠油事件再次说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必须摈弃“用环境换增长”的做法,要走绿色发展之路。
最后,食品生产企业对化学品污染应保有高度且严格的安全义务。在当今“食品被作为商品”进行工业化生产的背景下,食品企业必须承担起“高度且严格”的安全责任,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米糠油事件是一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然而,这一事件也促使人们深刻反思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并推动了日本环境保护法规与机构的建立和发展。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应该汲取教训、珍惜环境、保护健康、推动绿色发展。